首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委员名录 文件资料 领导讲话 学习园地 政协年鉴 大事记 理论与实践 书画院
一个政协委员的蚕桑情怀
2017-11-30 08:52:08 来源:

人物档案

青学刚,19907月参加工作,2009年加入九三学社,副研究员。1990年毕业后分配到省蚕业所工作至今,四川省蚕丝学会养蚕蚕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南充市委委员、南充市第五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第七届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养蚕法、蚕业机具和蚕病蚕药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0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8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授权专利13项,制订农业部行业标准2项,研发新产品8个。在《蚕业科学》、《西南农业学报》、《四川蚕业》等省级以上刊物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4篇,获省蚕丝学会优秀论文奖2篇。先后研制和参与开发出塑料编织蚕网、省力化蚕台、纸板方格蔟、塑料蚕蔟、热风循环烘茧机、蚕用饲料添加剂、蚕用登蔟剂、养蚕用超声波补湿器、升温补湿自控装置、催青(保种)智能测控系统等机具和设备;研制的科研产品被列入四川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荣获1995年四川省新产品新技术交易会金奖。推广养蚕新机具80万台(套),遍及全国主要蚕区,新增社会总产值68亿元,新增社会纯收益12亿元。

 

化学专业毕业  专注蚕桑研究

 

上世纪90年代,青学刚从四川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省蚕业所工作。“人为本,德为先”,青学刚非常重视单位年青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时常以自己的经历鼓舞和教育新进的年轻人才。青学刚带领的研究团队历时3年,终于攻克了人工大面积饲养白僵蚕的技术难题,为传统蚕桑转型升级摸索了一条更具市场效益的蚕桑衍生产业。人工大面积饲养白僵蚕,需经历养蚕、接种、发僵、烘干等关键环节,对温湿度环境的调控和病原微生物的控制是贯彻始终的核心技术。对他而言,“养僵蚕”就是个技巧活儿。

624日,记者在省蚕业所位于潆溪的实验基地看到,基地内桑树成行成列,抽出嫩绿的桑叶,当天正值周六,青学刚和几位外地的蚕桑专家正在基地里调查桑树的长势,和团队成员讨论课题研究进展,并把调查数据详细记录在册。“我真正与蚕桑打交道,是从1990年走上工作岗位开始的。当时在蚕业所主要负责研究家蚕人工饲料的配方,四川省蚕业所在这方面的技术属于国内领先水平。”青学刚告诉记者,不管栽桑还是养蚕,都好比睡在保育箱的宝宝,要像照顾宝宝一样细心庇护。

在攻克白僵蚕人工培养技术阶段,无论刮风下雨,青学刚几乎每天到实验室认真观察。到了关键阶段甚至不分昼夜守在实验室,优化菌种培养配方,筛选菌种最佳接种浓度,收集僵蚕试验数据,调整养蚕环境温湿度,营造出适宜病原侵染家蚕的最佳生长环境,确保人工培养获得的白僵蚕优质高产。

试验往往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僵蚕的养殖过程中会面临温湿度控制偏差、其它病害交叉感染等情况,从而使蚕体表现出异常生长状况、生理病变。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实验效果,某一环节的细微偏差都可能直接导致整个试验失败。“实验虐我千万遍,我待实验如初恋。付出往往与结果不成正比,但这就是科研。”青学刚告诉记者,做科研期间每天都重复的工作,听起来似乎枯燥无味,但实验过程中充满了未知,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现,前提是要多观察、多思考。据了解,目前青学刚带领的科研团队已取得了僵蚕饲养技术相关专利授权,制定了生产技术规程,正准备把“一条小虫子”做出大文章。

 

南充“蚕具”遍及全国所有蚕区

 

近年来,青学刚先后主持和参与开发出塑料编织蚕网、省力化蚕台、纸板方格蔟、塑料蚕蔟、热风循环烘茧机、蚕用饲料添加剂、蚕用登蔟剂、养蚕用超声波补湿器、升温补湿智控装置、催青(保种)智能测控系统等机具和设备,推广养蚕新机具80万台(套),遍及全国所有蚕区,新增社会总产值68.7亿元,新增社会纯收益12.8亿元。

过去,老百姓都是用蚕箔、蚕杆、蚕架养蚕,费工费力,经过多次实践,青学刚在团队领头人的带领下,巧手将当时传统的简陋棉纱蚕网改造为塑料编织蚕网;研究出了蚕台饲育、方格蔟营茧,轻松解决了养蚕过程中的省力化、质量低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蚕房利用率,减轻劳动强度,青学刚又利用塑料编织蚕网制作大蚕滑动式饲育平台,每台多层可以上下移动,既省力又轻巧方便,让养蚕容量一下子增加了2倍;为填补蚕业生产中调温、调湿设施的空缺,2011年青学刚又研制出了养蚕用超声波补湿器、升温补湿智控装置、催青(保种)智能测控系统等机具和设备等。“当时老百姓养蚕没得太多的讲究,一般都是‘人蚕共室’将就着,不均匀的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常常让一张蚕种大的大、小的小,甚至‘三代同堂’。”青学刚告诉笑着说。

624日,记者在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一实验室看到,如菜籽粒大小的蚕种紧紧地贴在火柴盒大小的纸张上,每张纸用线穿连挂在架子上,屋内有空调、风扇、升温补湿器等装置。“这套系统可以让温度、湿度等通过电脑或手机实现自动调节,减少人工控制的不确定性。蚕种催青保种主要是为了给蚕种胚子发育创造理想的环境,温度、湿度、感光、匀风、换气等环境物理量都可以进行自动巡回监测,并按照蚕卵发育过程所需要的最佳催青保种工艺曲线进行有效的控制。”青学刚介绍。

南充具有完善的桑、蚕、种、茧、丝、绸、绢和印染、针织、服装、丝毯、纺机、科研、教学及内外销售等部门齐全的生产体系和整体优势。现在有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蚕丝学校等蚕业科教机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蚕业机具功能研究室、南充综合试验站、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南充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资源保护中心、四川省属三大蚕种场等蚕桑品种资源保护机构、生产平台。“作为蚕桑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桑叶可以长成蒲扇大,茧子可以结成鸡蛋大。”作为市政协委员,青学刚建议,“丝纺服装”作为南充“155”发展战略“五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南充蚕桑产业具有非常好的优势,要大力引进壮大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整体发展。扶持培育或引进一批产业链长、技术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龙头企业,从推广优质高产桑蚕新品种入手,积极创建生态原产地优质产品,加大成果创新和转化力度,奖励成果、论文和专利等科技成果,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大力推广应用高效省力养蚕技术和桑园合理套种高产管理技术。建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蚕桑生产示范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Copyright 2006-200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充市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西河中路37号 电话:0817-2803113
备案号:蜀ICP备06021104号